濟南市平陰縣近年來大力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并通過系列工作機制的改革創新,推出了普惠性校車、學校食堂及“雙洗”服務等系列惠民服務,解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解放了家庭勞動力尤其是農村家長,也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確保普惠性校車“村村通”
平陰縣是濟南市較為偏遠的經濟欠發達縣。以往學生上學放學,主要是由家長用自行車、電動車、三輪車接送,遇上惡劣天氣就很不方便,安全隱患也很大。此外,還有一些學生家長合伙租的社會運營車輛,不但收費較高,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2012年8月,經過調研考察,縣委縣政府確定了校車運營的公益性原則,成立了獨立運營的校車公司,按照“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公司運營、財政獎補”的模式運營,村村設校車?奎c,為校車安全運營提供了有效保障,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方便。為此,縣財政每年安排校車獎補資金500萬元,每個學生每月則只需要交費80元,實現了“家長打工一天,學生乘車一月”,有效解決了全縣農村學生的乘車需求。
建設學校安全食堂
在學校食堂管理方面,2011年以前,平陰縣學校食堂多為個人承包的“營利性”食堂,并且附設小賣部,在一些農村小學,學生也就是在附近的農家小飯桌和小賣部隨便吃點東西,飲食安全無從保障,營養健康更是無從談起。從2011年開始,平陰縣取締小賣部,逐步收回食堂經營權,食堂不再對外承包。此后,全縣所有學校陸續建成了獨立食堂,教體局成立了食堂管理中心,負責食堂監管,學校食堂從“承包經營”轉向“購買服務”,31家食堂的食品安全級別達到A級,營養安全,受到師生家長歡迎。
實施農村中小學“雙洗”工程
實施農村中小學“雙洗”工程,為每個農村中小學校配備了“雙洗”小屋,添置了空氣能熱水器、洗衣機、洗漱用品,讓農村學生在校就能免費洗澡、洗衣服。
平陰縣孝直小學還把“雙洗”與學生的安全、衛生、合作教育等學校課程結合起來開展,開設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雙洗”課程,分時段組織、分年級協作,農村的學生變得更干凈、更整潔、更文明、更自信了。此外,在榆山小學和土樓小學,平陰縣還給農村學生建起了游泳館,按計劃有序向全縣學校開放,組織開設游泳課。
大力推進學區制建設
大力推進學區制建設,實施聯盟辦學。將學區內的小學與初中教育進行有效銜接,深入探索九年一貫制課程的實施,整合教育資源,統一協調管理,通過縣直名校辦分校、向農村中小學選派優秀校長、補充新教師等措施,帶動農村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強化課程建設
針對農村學校課程建設較為薄弱的問題,平陰縣采取分類要求的做法,全面推進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實施。目前,全縣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都已構建起了自己的課程體系,編制了學校課程方案,開設了多樣化的德育系列課程,部分學校設立了學生自主選課學習日,尊重學生的課程自主選擇權,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外,平陰縣還在條件成熟的村莊和社區,建立了“兒童成長驛站”,并充分挖掘文化宮、圖書館、婦女兒童照料中心和農村文化大院等資源,為學生提供節假日校外綜合學習活動的場所,進一步探索家、校、社區共同育人的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