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雪嬌
紀錄片《飛越冰雪線》中的畫面。
2月8日,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勇奪金牌,隨后谷愛凌迅速全網刷屏。在北京冬奧會期間,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賽程進展的同時,也為運動員們優美的姿態、專注的競技精神所觸動。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荷蘭洞察電視公司聯合制作的紀錄片《飛越冰雪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該片將鏡頭對準了包括谷愛凌在內的7位冰雪運動員,全方位展現了他們的運動生涯、團隊家庭、人生經歷,記錄了他們備戰北京冬奧會的心路歷程,呈現出幕后的感人瞬間。
獨特敘事結構 呈現真實生活
《飛越冰雪線》選取了觀眾熟知的體育明星,節選了非比尋常的運動挑戰,聚焦了萬眾矚目的期待,記錄了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使得該片具備了一部精彩敘事型紀錄片所需要的全部元素。
片中,我們看到了谷愛凌關于“你必須有強大的精神,榮耀只是一個最終結果”的坦然;美國運動員艾麗斯·梅里韋瑟“保證一年能有50周的時間投入訓練”的持之以恒和鍥而不舍精神;領悟了中國運動員趙嘉文所說的“選擇了,就要一定堅持到底”的決心;震撼于荷蘭運動員凱·維爾拜“一旦輸了,會很用心地去分析原因,去思考如何改進”的上進;感受到墨西哥小將多諾萬·卡里略“萬事如愿,皆因我有方法”的自信;震驚于趙嘉文克服重重困難將自己逼到絕境的魄力。這不僅是體育精神,這也是他們的生活態度。透過這部紀錄片,觀眾見證了他們面對挫折與困難的艱難選擇和滿腔孤勇,目睹了他們為進軍北京冬奧會付出的種種犧牲和努力。
從童年經歷到職業選擇,從高起點到瓶頸期,《飛越冰雪線》進入到運動員的私人空間,捕捉到許多具有真實質感和充滿感人細節的精彩瞬間。比如艾麗斯·梅里韋瑟面對心理障礙時,家人的安慰照顧;多諾萬·卡里略遇到挑戰時,教練的鼓勵指引等。該片通過全方位展現運動員的生活、家人、朋友等方方面面,讓鏡頭前的他們逐漸變得立體鮮活、有血有肉。
高超拍攝技巧 捕捉精彩瞬間
因為疫情的持續影響,為了真實呈現運動員的起居生活、日常訓練以及競技比賽,攝制組調集全球各地的拍攝團隊,前往運動員訓練場地進行為期一年的跟拍,呈現了許多珍貴的獨家畫面。
同時,為更好地呈現冰雪運動作為競技體育的緊張氛圍,節目組采用先進的冰雪運動捕捉拍攝技術,讓人充分感受到冰雪運動令人血脈僨張的速度與激情,呈現了關于勇氣、成長和收獲的感人瞬間。通過節目,我們看到了職業運動員從普通人到奧運英雄的成長與蛻變,見證了他們為此付出的心血與汗水,目睹了他們成長過程中遭遇的突如其來的挑戰與壓力,被真實鏡頭中滑雪運動的驚險刺激與運動員日常生活的氣定神閑之間的反差所震撼。
運動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溫暖有趣的表達,拉近了觀眾和他們的距離,告訴觀眾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更要有“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自信,也在潛移默化中傳遞奧運精神。
榮耀、砥礪、堅毅、激情、無畏……7名選手,7段旅程,同一目標,紀錄片《飛越冰雪線》以奧林匹克精神講述奧林匹克故事,將中國運動員融入世界運動員的大故事、大視野中,將中國故事進行國際化表達,展示中國文化包容開放的內核,從側面向世界展示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