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彭詩韻)5月20日至22日,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濤、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李東和總編輯鄭豪杰、教科版小學《科學》主編郁波以及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教研員和優秀教師參加了本次大會。

教材編寫組構建了教育、教學、科學三位一體的編寫體系,不斷跟蹤和吸收國外科學教育的最新成果,對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科學課程標準和小學科學教材進行了持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已運用于新版教材的編寫中,從而真正使新教材兼具引領性和適應性。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以“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為主線,實現課程標準四個維度目標協同發展” 的理念,建構了“大單元”的組織形式,并在每節課中都設置了聚焦、探索、研討和拓展四大板塊。
在教材基礎上,教育科學出版社還建設了包括科學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科學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教學用書、科學工具箱、圖片庫、一課e研網、“教科版科學”微信公眾號、美麗科學教學平臺等一系列優質資源在內的教材“生態圈”,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輔助支持。
據悉,教科版小學科學3—6年級的新教材即將于今年9月逐步投入使用。本次大會圍繞3-6年級科學教材的編寫理念和內容,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教學指導策略。此次培訓會立足小學全學段,重點服務三年級,主要內容包括四大領域領域總體介紹、重點單元解讀和試教情況展示,對于如何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課程內容與要求,如何在教學中有效落實課標理念等有關問題做了詳細的講解,針對教師在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惑進行了說明。

目前,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的使用地區覆蓋了全國除港、澳、臺和上海市、西藏自治區以外的29個省、市、自治區。教育科學出版社也已建立起全國、省級、地市級等不同層次的培訓網絡,組建了包括教育理論專家、學科專家、骨干教師在內的培訓專家庫。每年組織有關專家以培訓會、研討會、講座等形式進行教師培訓,并免費提供培訓資料。不定期組織全國性的教研活動,為實驗區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此外,教材編寫組專家和編輯等相關人員經常到教材使用地區回訪,了解教材使用中的問題和要求,并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多種形式、內容的培訓、互動和交流工作,推動教材高質量應用及建設,并以此推動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