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网址|人人艹人人插|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教育在線
別把高考志愿 全交給大數據

   高考結束后,如何填報志愿是擺在家長和考生面前的大事。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被這塊市場吸引,紛紛推出大數據幫填志愿服務,甚至還有收費5萬元的首席咨詢師提供一對一輔導。不少家長奉上真金白銀,希望孩子一分都不要“浪費”,實現鯉魚躍龍門。

  “七分考,三分報”,“填報咨詢”確有存在合理性。中國有數千所高校、數百種專業,各地錄取辦法不盡相同,學校錄取分數線每年一個樣……種種變量加在一起,使得填報難度頗大,但填報志愿的容錯率卻很低。許多人擔心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更擔心選錯專業,直接影響一生的職業軌跡。在這些復雜因素的影響下,家長傾向于求助專業機構實屬人之常情。

  但大數據匹配有幾分準頭?家長與考生恐怕同樣要考量。面對高考志愿這片千億級的剛需市場,想要分一杯羹的機構不在少數,泥沙俱下實屬必然。已經有許多所謂“專家”“天價服務”被證實為炒作。更要看到,這些機構口中一種專業和一所大學的好與壞,多是根據畢業生就業率、薪酬量化出來的,但每個考生的志趣并非大數據能夠預測的,未來的人生價值也遠非薪酬可以衡量的。倘若硬著頭皮削足適履,將來受苦的還是自己。一定意義上,填報志愿也是一場考試,別人難以代勞,唯“機構”是從或者唯父母是從都未必會有最好的結果,最關鍵的還是考生自己的理想愛好是什么。

  幫助考生填好志愿,其實相關部門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近些年,從估分填志愿到知分填志愿、增加平行志愿,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填志愿的難度已經大大降低。但面對琳瑯滿目的高校和專業,考生依然處于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狀態。與其讓所謂機構去指揮,倒不如呼吁各大高校將招生信息、培養方案、師資力量、轉專業機制等關鍵信息充分披露,更加主動地與考生及家長交流。不斷提升專業“透明度”,無異于提高考生填報志愿的容錯率。

  人的成長本身具有多重可能,無論是高考改革,還是志愿填報,讓選擇更加契合內心是大勢所趨。考生應當更加主動地描繪人生藍圖,而非把未來全交到別人手中。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