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网址|人人艹人人插|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教育在線
鄉村教育振興的“夏莊方案”

   編者按: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給鄉村教育提出了新的問題,鄉村學校的辦學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新變化,許多學校的生源不斷減少,學校越辦越“小”,對學校辦學、教師管理、課程教學的開展、辦學經費的使用效率等產生了重要影響。如何振興鄉村教育,提升辦學質量,讓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到家門口的學校就讀,同時減輕城區學校就學壓力,助力班額控制,是當前各地教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高密市夏莊鎮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鄉村教育振興的路子,特別是他們實行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一體化發展,厚實教育教學質量可持續提升的基礎;提升教師隊伍素質與能力,破解老教師職業倦怠難題,筑牢教育發展之本;加大課程教學改革力度,讓每所學校都辦出水平、辦出特色等做法,對當前區域范圍內如何解決鄉村教育不斷萎縮,農村家長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城區學校,城區教育資源日趨緊張,學校就學壓力越來越大等問題,具有很好的啟示意義,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參考與借鑒。

  辦學水平落后于城區學校,生源不斷流失,這是城鎮化步伐加快背景下許許多多的農村學校面臨的痛點。

  然而,高密市夏莊鎮的教育體會不到這個“痛”。全鎮有5所小學、5所公辦幼兒園、2所初中,從未出現規模性學生流失的現象,成為“鄉村學生流失潮”中的一個“例外”。

  這里沒有光環閃亮的名師,只有一群平均年齡不算低的鄉村教師用心教學生,在教育質量檢測中卻處在全市的“高位板塊”。

  這里沒有薄弱學校,教育督導評估整體評價在全市領先。

  為什么夏莊能創造一個“例外”?為什么面對夏莊教育,我們感受不到鄉村教育冷落的困惑,反而從這里看到了新的圖景和希望?

  固本培元,幼小初一體化發展

  5年前,夏莊中心幼兒園還是這個樣子:20余間舊校舍,院子在下雨時會積水。全市幼兒教育評比,夏莊居中下游。

  幼兒園是起點,辦好夏莊教育,首先要辦好幼兒園。夏莊鎮黨委和政府決心補齊短板。

  “孩子在幼兒園接受的教育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其在小學和初中的學習。特別是,孩子的習慣養成和智力開發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了。”在夏莊鎮中心學校校長許永清看來,要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振興鄉村教育,必須將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三個階段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讓每個階段形成扎實牢固的基礎,步步提升。他接著說,“否則,有條件的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往城里‘跑’了。”

  2015年10月,占地20畝、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的鎮中心幼兒園新園開工,次年8月啟用。

  “黨委、政府很重視我們的意見,在選址、設計、配備上都是按照我們的想法辦的。直到現在,我們中心幼兒園也是全市條件最好的幼兒園。”該園園長陳振梅說。

  中心幼兒園建成后,又相繼重建了其他3處幼兒園。這樣一來,全鎮公辦園大變樣。

  “條件好了,我們轉向內涵發展,開展集團化辦園探索。”陳振梅說。

  夏莊鎮創新“鎮管園聘”機制,對教師進行全鎮公開競聘,對老教師和骨干教師均衡配置,讓每所幼兒園的師資水平達到基本均衡。

  為了提升教師素質,中心幼兒園開展了“專家大講堂”“園長課程”“特長教師才藝展示”“創意玩教具展評”“單元保教培訓”“教學能力短板提升行動”等活動,開展全員教師教研培訓。

  夏莊鎮還改革辦園體制,將幼兒園與其所屬小學剝離,實行獨立自主辦園。擴大辦園自主權后,各幼兒園積極爭創優質園,創新民俗游戲課程,依托大棚蔬菜種植開設了“兒童農場”,戶外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全鎮有5處公辦幼兒園,全部獲評省級示范園。

  高質量辦園,讓幼兒在家門口就享受優質教育,家長們也不用“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到城區去了。“全鎮在園幼兒逐年增長,僅去年就增加了200多人。這些幼兒多是從民辦園、城區轉回來的。幼、小、初一體化發展不僅提升了幼兒園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為小學儲備了充足的生源。”許永清說。

  讓每所學校教育教學都“硬”起來

  在當地群眾看來,夏莊的學校都是好學校,用不著讓孩子“擠”進城區去上學。

  如何讓每所學校都成為群眾眼里的“好學校”呢?夏莊鎮開辟的路徑是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讓教師會教,讓學生會學。

  伏家莊小學和南直小學原來是兩處村小,現在不僅有了漂亮的大樓和校園,教學質量也在全市領先。讓人信服的是,這里沒有加重負擔的大量作業,沒有“點燈熬油”的加班加點。

  “這兩處學校抓教學規范很扎實,創建了‘3+1’教學機制,就是3個星期學新知識,1個星期鞏固拓展,夯實了學業基礎。”夏莊鎮中心學校黨總支副書記杜勇說。

  在伏家莊小學,學生有早讀午練的習慣。早晨入校后,學生就開始傳統文化讀本誦讀。100多篇經典,人人都能熟練背誦。午間入校后,學生練習書寫。在全市學生作業書寫展評中,夏莊鎮一直是最好的。

  “學校經常開展古詩文大賽、詩配畫、故事大賽、成語接龍、課本劇、分角色誦讀等活動。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學。”該校副校長郭玉秀說。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伏家莊小學創立了“三個作業本”。上交作業本和課堂練習本的作業做到課堂上完成并批改,實現“堂堂清”;家庭作業本是課后的鞏固延伸,實現“日日清”。對每一名學生的作業本,教師都堅持全批全改。

  “如果不全批全改,就不能準確把握教學問題。”54周歲的教師齊傳紅在批改作業時總是一絲不茍。

  教師們不斷改進教學,像齊傳紅的“數學問題靶向教學”,毛玉玲的“英語一對一記誦教學”和“零作業”等,都是經久驗證的“教得好”“學得好”的教學法。

  去年,苓芝學校加入市直名校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二實小派駐優秀干部和骨干教師9人對該校教師加強教研培訓,開發了口風琴、網球、鼓號、創客教育等新課程,使辦學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以課程建設為支撐,以增值性評價為引領,在幼兒園著重加強‘美’的教育,在小學加強‘善’的教育,在初中加強‘真’的教育,著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杜勇說。

  讓教師成為高質量辦學的強力支撐

  教師是根本。要有過硬的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有過硬的教師隊伍。然而,老齡化、整體學歷水平和能力素質比不上城區學校,是制約農村學校發展的瓶頸。

  如何突破這個瓶頸呢?

  夏莊鎮精心設計建立科學高效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十大行動”,促進教師層級發展、快速發展,讓教師愿意干、干得好、能力水平持續提升。“我們依托骨干教師,設立教師研究學科教室,像配備資料、外出培訓、課題研究等環節,全由教師提出‘菜單’,學校‘買單’。以專業組織的形式加以實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杜勇表示。

  夏莊中學成立了“新教師成長中心”,建立高效教學研究機制,促進新任教師快速成長。該中心每周確立研究主題,通過回放課堂進行診斷矯正,實現共同分享、快速成長。夏莊小學成立“教師專業委員會”,對班級管理、教研培訓、課堂教學、績效評價進行“專業自治”,調動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郭玉秀不僅專心教育教學研究,還致力于培養青年教師,從備課、上課、研討到學生教育,手把手地指導,帶出了3名市級骨干教師。

  2019年教師節期間,郭玉秀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一所農村小學的老教師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榮譽,并非偶然。

  “郭老師是干出來的。她擔任副校長,同時兼任年級主任,還當班主任,教著不同年級3個班的語文課,是全鎮的榜樣。”許永清說。

  如何激發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愿意教、善于教?這是農村學校提高辦學質量必須破解的一道題。

  在夏莊鎮,老教師沒人要求“歇一歇”。夏莊中學教師張勤杰在退休那天還給學生們講課。官莊小學56周歲的“元老”徐兆星擔任副校長,帶頭專注于教學教研不松勁。夏莊小學55周歲的儀垂鐘,主動要求增加課時,和青年教師比著干。

  干到退休不歇息,成為夏莊教師共同的信念。在這里的老教師身上,看不到對職業的倦怠。

  每年教師節,夏莊鎮都要隆重舉行兩個儀式。一是光榮退休儀式,老教師講述從教故事,接受校長、同事和學生的敬意,學校授予老教師功勛銀牌,并拍攝全體合影、家庭合影。這樣的儀式,常常讓人感動不已。二是新教師入職儀式,家長帶領孩子給新教師獻鮮花表達祝福,并親手把孩子交給青年教師,以此傳遞信任和責任,激勵青年教師爭當好老師。

  在這里,老教師用忠誠、認真、樸實影響著青年教師,一代代接力形成了傳統,也在全體教師中形成了進取和敬業的氛圍。

  教師有擔當,干群齊心協力,是夏莊教師隊伍的突出優勢。

  干部帶頭干也是夏莊學校鮮明的特點。所有干部都在教學一線,副校長、中層干部擔任班主任,行政和后勤工作都是“業余活兒”。

  干部和老教師領著干,青年教師搶著干,夏莊教育因此充滿了發展的生機活力。

  重教辦學 “共建共治”

  夏莊素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從黨委、政府到社會、村居,重視教育、支持教育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夏莊小學校長張建禮剛調到夏莊時,到鎮黨委匯報工作。黨委書記付聯寶聽說夏莊小學還有舊平房,決定馬上改建。

  “第二天,書記就帶領班子成員到學校現場察看。他問我有什么要求。我回答,最好新建一棟教學樓,改建原有樓房為活動室。書記說:‘好,就按張校長的建議辦。’教學樓的建設很快就開了工。”張建禮親身體會到了黨委、政府重視教育的魄力。

  到2017年,夏莊鎮學校全部完成改擴建,在全市第一個實現了校舍樓房化,所有教室安裝了電子白板、觸控一體機。

  除了黨委、政府重視教育,獎學助學在夏莊也蔚然成風。祖籍夏莊的美籍華人劉哲基老先生捐出11萬元設立康聯獎學金,鎮黨委、政府鼓勵當地熱心企業家參與,獎學金本金達到40多萬元,每年拿出8萬元獎勵優秀學生。

  “辦好學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們請村居、社會、家長等辦學相關方參與學校治理,制定學校章程,形成了辦學理事會、校務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家長委員會‘四會一章程’治理結構。”杜勇說。

  官莊小學與附近村居共建3個家長課程輔導站,把家長會開到了家門口,還依托張二村文化場館資源建成了校外研學基地。伏家莊小學辦學理事會由幾個村支書向鎮黨委、政府提議,擴增了校園17畝,用于建設新操場。

  “從黨委、政府領導到普通群眾,都大力支持教育。這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只有不懈努力,創辦更好的教育,才能回報父老鄉親。”許永清說。

  □ 通訊員 孫世杰 記者 宋洪昌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