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网址|人人艹人人插|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教育在線
澄清國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課的認識誤區

 觀點提示

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與思政課一起放在國家戰略、國民福祉和民族復興的新時代背景下考量,才能揭示出國家安全教育與新時代思政課建設之間的共生關系,才能為二者的深度融合奠定深厚的學理支撐和現實基礎。

培養具有國家安全意識與行為能力的時代新人,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思政課的應有之義。因此,有必要認真探討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政課的主要內容、具體方法、現實路徑以及保障機制等問題,并澄清其中存在的認識誤區。

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政課首先要厘清何謂安全、何謂國家安全、何謂總體國家安全等基本概念。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不僅符合我國國情,也克服了傳統的國家安全觀的局限性,為國家安全教育注入了新時代的內容。安全應是一種持續的穩定狀態,而不能僅指某一時段沒有危險的狀態。國家安全則是作為主體的國家的持續穩定狀態。有關國家安全概念的界定大致有幾種論說角度。其一是活動論,即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的系列活動;其二是能力論,即強調保障國家安全的某些能力;其三是狀態論,即強調國家處于安全狀態。在我國,上個世紀80年代初比較明確地提出了國家安全這個概念,經過不斷豐富和發展,直至演進為具有整體性特征、時代性特點和人民性本質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即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總體國家安全觀,讓我們對國家安全的內涵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其一,不能認為國家安全只是危機處理,無關持續穩定。傳統的安全觀多認為國家安全就是對于國家所處危險狀態的排除和化解,即便諸如軍事和國防中的防御行為也是危機應對維度的延伸。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等非傳統國家安全問題不斷涌現,其風險無處不在且具有潛在性和生活化特征,國家安全的維護就不能僅是危機處理,更是在保證持續穩定的狀態。其二,不能認為國家安全只是國土安全,無關國民安全。國土安全是傳統安全之中最為基本的國家安全,而現代國家治理越來越重視國民安全的地位和價值,在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我們更是以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為根本宗旨,秉持國土安全與國民安全相統一的安全觀。其三,不能認為國家安全只是國內安全,無關海外利益。當今時代各國利益交織,在維護國內利益安全的同時,如何維護海外利益安全成為新課題。隨著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不斷推進,我國海外利益無論是輻射面還是縱深度都在不斷拓展,維護這部分安全的必要性也日益緊迫。其四,不能認為國家安全只是硬實力,無關軟實力。諸如經濟安全、科技安全和資源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屬于一個國家的硬實力,而諸如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屬于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后者在現代國家競爭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任何國家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都不可偏廢,都要得到應有的重視。以上認識誤區的澄清,有助于增強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政課在教學內容上的全面性、科學性和時代性。

考察總體國家安全觀與思政課之間的邏輯關系,需要澄清一些認識誤區。其一,不能認為國家安全就是國家之事,與學校無關。既然全黨全國人民都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無疑是實施這項系統工程的基本途徑,因而國家安全不僅與學校有關,并且離不開學校。其二,不能認為國家安全教育就是宣傳之事,與學習無關。國家安全教育作為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中的基礎工程,不僅需要宣傳等領域的配合和支持,還需要通過相對專業的學習活動去深化和落實。學習活動不僅能傳達價值觀念,還能使人們掌握具體技能。其三,不能認為國家安全教育就是保密工作人員之事,與在校學生無關。2015年新的國家安全法頒布,對于國家安全的規定更為寬廣,涉及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即它不再只屬于保密工作范疇,還屬于整個國家治理的范疇,因而與對此肩負著重要使命的大學生群體有著密切的關系。總之,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政課要以二者之間融合的充分必要性以及充足可能性作為邏輯支撐。

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政課還要明確具體的教育目標。依據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總體國家安全和思政課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以及國家安全法、《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確立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思政課的兩類宏觀教育目標,即培養國家安全意識和育成國家安全行為。意識層面的目標又可細化為立足大局的戰略意識、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以及德法互彰的規則意識;行為層面的目標可細化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確認知、捍衛國家安全的榮譽感和尊嚴感、保護國家安全的意志品質以及貫穿于日常生活和危機情境中的國家安全行為實踐,最終形成以傳遞知識—塑造價值—培養能力為主線的養成教育的完整鏈條。

實現上述教育目標也需要澄清一些認識誤區。其一,不能認為國家安全教育只是國防教育,與思想觀念無關。當前我們對傳統國家安全教育特別是對國防教育仍給予了較多關注,但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教育還要以系統性和整體性思維對待包括非傳統安全在內的總體國家安全,通過教育堅定對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同,這些內容都與人的思想觀念有關。其二,不能認為國家安全教育只是技術教育,與思政課程無關。國家安全教育自然涉及科學技術、法律法規等專業技術問題,但又不能只以專業技術為基本內容,而要培養戰略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這些都與思政課有關,是思政課的基本任務。其三,不能認為國家安全教育只是知識教育,與價值培育無關。國家安全的知識教育過程,必然要貫穿相應的價值觀,例如澄清“中國責任論”“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的本質就是價值觀教育的過程。

各級各類教育都要吸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國家安全教育要大中小一體化。要將小學階段的感性體驗、中學階段的理性認知以及大學階段的理論學習協同起來,完成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價值認同直至行為實踐的充分轉化,開展與總體國家安全觀相適應的融通整個國民教育體系的總體性的國家安全觀教育。總之,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與思政課一起放在國家戰略、國民福祉和民族復興的新時代背景下考量,才能揭示出國家安全教育與新時代思政課建設之間的共生關系,才能為二者的深度融合奠定深厚的學理支撐和現實基礎。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作者:李志強

《中國教育報》2020年10月08日第5版 版名:理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