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网址|人人艹人人插|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教育在線
甘做教書育人的“螺絲釘”

郝躍(中)在指導師生做實驗。(資料圖片)

走近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感謝國家多年的培養,這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得知被評為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郝躍有些激動。在他心中,這份榮譽分量很重,“現在,國家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要努力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63歲的郝躍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微電子學專家,為我國氮化物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器件步入國際領先行列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他最鐘愛的始終是三尺講臺,把立德樹人作為畢生追求,長期奮斗在人才培養第一線,傾盡心血為國家培養集成電路領域創新型人才。

傾情教育的“螺絲釘”

1982年,郝躍從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畢業,分配表上他只寫了一行字:“只要專業對口,到哪兒都可以。”結果被留校,從此扎根西北任教40年。

“那時候我就想,只要能發揮專業特長,無論是戈壁大漠還是深山峻嶺,哪里需要就扎根在哪里,做一顆祖國的螺絲釘!”郝躍至今初心未改。

面對集成電路的“鎖喉之痛”和我國集成電路領域巨大的人才缺口,郝躍深知,要改變現實不能憑一己之力,必須要打造一支隊伍,一個群體,一個集團軍。

郝躍牢記育人使命,潛心教學,創立“理論課程—實踐能力—創新素質”三位一體微電子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榮獲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主導的微電子教育教學模式獲得2015年陜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他帶領團隊總結凝練集成電路領域國家戰略布局和科研人員攻關突破的生動案例,形成集成電路課程思政素材庫,建有3門課程思政示范課。他將教師隊伍建設、教材建設、課程建設緊密結合,以教改項目為載體,構建了以國家級、省部級精品課程為核心的高水平課程體系和高質量教材系列。

在郝躍的培育和影響下,一批批學生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融合,很多畢業生成為行業翹楚和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先后指導培育中青年學術骨干入選各類國家人才工程和計劃入選者近10人,累計培養博士后24名、博士60余名、碩士80余名。他還兼任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為該校培養博士學員11名。

引領雁陣的領頭雁

一枝獨秀不是春。郝躍深知,要實現我國集成電路事業的全面突破,必須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為行業培養源源不斷的人才。

從開始的3個人,發展到擁有50多名教師、近500名學生,科研經費3億元的龐大團隊,郝躍的秘訣就3個字:大、活、狠。他常跟師生們說,做科研要有大胸懷、大眼界、大志氣,思維要活躍、管理要嚴格,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而他“只要信念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口頭禪,深深印刻在團隊成員心里,激勵大家面對重大科研項目迎難而上、奮勇爭先。

2019年,郝躍榮獲“陜西省最高科學技術獎”,200萬元獎金他全部捐給學校設立科創基金。2020年,團隊實現了40項專利3000萬元的高價值轉化,根據有關規定,該筆經費的80%,也就是2400萬元可用于完成人的現金獎勵?紤]到集成電路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自籌經費尚有缺口,在郝躍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全部放棄獎勵,一致同意投入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中。

多年來,郝躍言傳身教,以科研育人為導向,鍛造了一支雁陣引領、接續奮斗的教師團隊。“芯系國家”團隊被評為學校最美教師團隊,微電子學院本科生“紅色朝陽班”育人品牌推廣至全校11所學院和書院。團隊培養的學生畢業后在各行各業表現突出,60余人成長為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骨干。

40年里,郝躍瞄準國際前沿換道超車,主攻第三代半導體器件與材料研究方向,帶領團隊成員摸爬滾打,換來我國第三代半導體從核心設備、材料生長到器件研制的重大創新,使我國氮化物第三代半導體電子器件步入國際領先行列。團隊在氮化鎵領域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應用于新型相控陣雷達、北斗導航、5G移動通信等國家重大工程。深紫外LED等一批科技成果社會經濟效益達45億元。

郝躍堅信:“只有持續拓展和擴大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版圖,才能緩解中國‘缺芯少魂’的窘境。”在他的推動下,學校獲批建設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入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已成為人才培養、科研引領、服務產業發展的典型示范。

學生心中的“好郝先生”

“為人師者,德為先。”在郝躍看來,沒有高尚人格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學生。他選擇既做“經師”,也做“人師”,以身作則,正己化人。

郝躍常年堅持以講課、報告、沙龍、論壇等多種形式給研究生上科研指導課,給本科生上專業引導課,給高中生上生涯規劃課,勉勵青年學子將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家都發自內心地稱他“好郝先生”。

作為直博研究生,張雅超因為缺少碩士階段的積累,在其他同學都選定方向開始系統研究時,他依然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感到迷茫。郝躍察覺后,單獨對他進行輔導。在郝躍的諄諄教導下,張雅超在科研方面進步明顯,先后在著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篇,并連續兩年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郝老師不僅教我們專業知識、指導我們科研方向,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做人。我當年能順利讀完大學,多虧了郝老師給我資助的學費……”畢業多年,曹夢逸談起恩師依然熱淚盈眶。

“郝老師是真正的大先生。”青年教師馬佩軍說,多年前做學生時常聽郝躍說“科研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始難免覺得像是口號,多年后回顧才知道,當年郝躍帶著大家拼上去干的都是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如今,馬佩軍也將郝躍的教育方式延續下來。

“郝老師看問題、做事情都是站在國家高度,從不以個人或小團隊的利益得失來考慮,行業內都很信服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馬曉華說,郝躍培養青年教師和學生不遺余力,很多學生畢業后喜歡留在他身邊,愿意一生追隨他做事。

“只要我們每一名教師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最大努力培養更多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做好一枚螺絲釘,我們的國家就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郝躍說。

作者:本報記者 馮麗

《中國教育報》2021年10月21日第1版 版名: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