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是孩子全面健康成長的第一要務。青少年的體質狀況,不僅關乎個人成長、家庭幸福,也關乎國家未來、民族希望。家庭教育促進法也提出,家長在開展家庭教育時要保證未成年人營養均衡、科學運動、睡眠充足、身心愉悅,引導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學校、家庭要切實履行職責,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以健康“1”為保障,開創人生更多“0”的可能性。
這個寒假,是“雙減”政策下的第一個寒假,也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的特殊寒假,如何利用好這一時間節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激勵學生積極鍛煉和獲得增強體質的成就感,應是永不過時的“主旋律”。學校、家庭應積極聯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讓寒假因“運動”而精彩。
體育運動應當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劑”。寒假期間,為預防體質下降、獲得最佳學習生活狀態,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制訂親子體育活動計劃。家長要關注孩子的體育生活,了解他們的體育愛好,積極開展并參與他們喜歡的體育活動。如果家長能夠抽出時間和孩子約幾場親子球賽,一起突破攀巖難關、練習親子瑜伽……那這樣的時光一定會成為孩子記憶中最美好的畫面,伴隨孩子幸福成長。家長還可以將自己熟悉的傳統體育活動介紹給孩子,像玩陀螺、踢毽子、跳皮筋、丟沙包、抖空竹……這些傳統體育活動簡單易行,不僅能夠調動孩子的運動積極性,還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祖輩父輩的童年體育活動樂趣與傳統體育項目的樸實魅力。
體育運動應當成為親子關系的“催化劑”。家長可以借助環境優勢,引導兒童走向戶外,親近自然,體會在自然中舒展身心的樂趣。比如在一起去自然風景區徒步登山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既能夠感受運動的快樂,還能夠感受自然的魅力,讓眼睛接受自然的滋養,讓心靈得到美的浸潤。通過戶外運動,幫助孩子喚醒身體、增強體質;通過自然體驗活動,既可以拉近孩子與自然的關系,又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
今年寒假,正值北京冬奧會開幕之際,在“三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的號召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以實際行動迎接冬奧。通過親子觀看比賽、討論比賽,找機會體驗冰雪運動項目,在指導或與孩子“玩”的過程中,增進親子感情,形成積極向上的家庭運動氛圍。雖然南方很少像北方一樣時常大雪覆蓋,但已有比較多的場所專門為鮮少接觸冰雪的南方人提供了與冰雪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在家門口就可享“冰雪奇緣”。這些豐富多彩的冰雪運動項目,可以打開孩子的視野,鍛煉孩子的體魄,提高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同時也給寒假帶來更多的歡聲笑語,為孩子的成長之路增輝添彩。
體育運動應當成為家校合作的“黏合劑”。家校的溝通和交流不應該僅停留在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學業成績兩方面,更要加強在學生體質健康上的溝通與交流。學校應對家庭教育開展科學有效的指導。借助“每日打卡運動”等確保學生有充足的運動時間,并引導各個家庭設計“趣味運動器材”,開展趣味運動,讓家校合作從校內走向校外,從單一走向多維。在家校共育中注重體育教育,能夠讓體育從“一門學科”變成“一種習慣”,從“形式”走向“情感”,融入每一個孩子的生活方式,從而讓他們在運動中感受生命、增強自信、培養毅力。
豐富體育運動內容,深化體育運動內涵,需要學校、家庭共同樹立“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理念。寒假期間,家長要積極帶領孩子走出學業畫出來的圈,和孩子共同參與體育運動,真正認識到“終身成長,終身體育”,讓孩子在運動中感受生命成長的喜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相信家長們能成為孩子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引領者。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信懋小學校長)
作者:顧可雅
《中國教育報》2022年01月2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