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网址|人人艹人人插|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內資訊
談談什么是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怎樣思維?

 ■互聯網思維是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思維

■互聯網思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互聯網思維也有必須堅守的底線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應用,互聯網思維也漸漸走進生活,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什么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怎樣思維?互聯網思維和其他思維的關系如何?本文就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互聯網思維的定義和內涵

互聯網思維是人們立足于互聯網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它是互聯網發展和應用實踐在人們思想上的反映,這種反映經過沉積內化而成為人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認識方式或思維結構。沒有互聯網,也就沒有互聯網思維。別說農耕時代沒有互聯網思維,即使在今天,在互聯網還沒有通達、還沒有進入社會生活的地方和人口中,也沒有互聯網思維。

但是今天,互聯網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深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廣泛地普及到地球的各個角落,人際交往、工作方式、商業模式、企業形態、文化傳播、社會管理、國家治理……都因為互聯網而發生了巨大變化。互聯網已經成為這一輪科技革命的時代標志,相應地,互聯網思維成了客觀需要的社會思維,不單單是個人思維;成了時代思維,不是一種區域性思維。因此,對于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成員來說,互聯網思維就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思維,而是必備思維。沒有互聯網思維,難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生活,就會落后于時代。因此,有人說,過去企業的失敗是因為競爭對手,現在企業的消亡則是被時代淘汰。

那么,互聯網思維是一種什么樣的思維呢?

第一,互聯網思維是一種高度重視互聯網的思維。倡導互聯網思維,就是倡導人們重視互聯網:認真學習互聯網知識,努力掌握互聯網特點,充分了解互聯網作用,清晰認識互聯網對生產生活帶來的變革甚至是顛覆,改變對互聯網漠不關心、一無所知、不求甚解的態度。

第二,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力求適應互聯網的思維。機關推行無紙化辦公,參觀采取網上申請,購物在網上進行,研究項目通過網上招標……所有這些,只有適應,才有可能;如不適應,一切可能都關上了大門。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人都要學會適應互聯網;如果不適應,自己的工作舞臺、生活空間、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只能萎縮,難以拓展。

互聯網進入大規模應用時期以來,幾乎對所有傳統行業和管理模式都形成了巨大沖擊:傳統出租車業、金融業、商業、制造業、物流業、出版業、醫療業、教育行業、壟斷行業……使不少行業和企業陷入困境,同時,互聯網應用本身存在著諸如假冒偽劣、信息壟斷、侵犯隱私、宣傳過頭等問題。于是,批評、譴責、要求限制互聯網的聲音也此起彼伏。這些聲音所反映的互聯網的問題值得重視,但對互聯網的義憤和要求限制的心態,折射的恰恰是對互聯網的不適應,需要通過強化互聯網思維去加以改變。

第三,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它驅使人們積極主動地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作為新型工具服務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是不是借助互聯網,在一定意義上成了傳統管理與智慧管理、傳統產業與新型產業、傳統銷售與現代銷售、傳統金融與現代金融的分水嶺。

第四,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大數據思維。數據是對客觀世界的測量和記錄。在互聯網時代,數據就是資源、財富、競爭力。收集數據、積累數據、分析數據,據大數據思考,靠大數據決策,用大數據立業,就是大數據思維。眾包、眾籌、共享經濟,都是大數據思維的產物。辦理一筆貸款,傳統銀行的考察、論證、決策,要花幾個月乃至更多時間,而基于淘寶賣家的營銷數據,互聯網銀行就可以知道商家的利潤率,從而對有能力償還的商家果斷提供貸款,快速一秒到賬,而且壞賬率非常低,這是傳統銀行無法做到的。

互聯網思維的原則和要求

需要強調的是,互聯網思維既然是思維,就具有人類思維的共性。思維形式離不開概念、判斷、推理;思維方法使用分析和歸納、綜合和演繹;思維類型包含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特別是,思維原則也要遵循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互聯網思維怎么思維?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思維,一旦不從實際出發,就偏離了思維的正道,走上了思維的旁門左道。例如,思維從自己的大腦(如愿望)出發,就成了主觀主義的思維;思維從書本出發,就成了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思維;思維從自己或他人的經驗出發,就成了經驗主義的思維。這些不從實際出發的思維所導致的行為,最后只有一個結局:失敗!原因就在于,它們都是以主觀和客觀相分離、理論和實際相脫節為特征的——這是世界上一切錯誤的總根源。互聯網思維要想獲得正確的結果以指導自己的行為,就一刻也不能偏離從實際出發的要求。

有鑒于此,互聯網思維應當這樣去思維:一是按互聯網特點和規律思維。開放、平等、互動、協作、共享,目前被公認是互聯網最重要的幾個特點。互聯網思維就是要按照互聯網的特點和規律思維。比如,互聯網是開放的,開放就是互聯互通,因此,互聯網思維就要按照這種開放的特點去思維,不這樣思維,就無法與互聯網相匹配;互聯網是平等的,因此,互聯網思維就要遵循平等要求,只有與網民、網上客戶平等地交流共商,才能贏得他們的關注和使用興趣;互聯網的特點是互動,因此,互聯網思維就要把如何實現最優互動、確保信息對稱,作為考慮問題的重點之一;互聯網的特點是共享,因此,互聯網思維就要讓“共享”二字在思維中深深扎根。

二是按互聯網用戶需求思維。努力適合互聯網客戶需求,這是一切互聯網和“互聯網+”行為的不二原則。因此,“用戶至上”的理念在互聯網思維中更加居于核心位置。互聯網客戶喜歡方便簡單快捷,互聯網思維就要把簡單方便快捷作為追求,努力降低使用或購買門檻;互聯網客戶比任何其他客戶都更擔心假冒偽劣,互聯網思維就要把貨真價實作為永恒的信條……互聯網客戶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互聯網思維就要跟蹤這種變化,隨時把握甚至超前預見這種變化。

三是按行業規范和產品質量標準思維。盡管互聯網使一些產品由滯銷產品變暢銷產品,由小眾產品變大眾產品,但不能由此結論說“在互聯網條件下,再次的產品也不愁沒有銷路”。質量是一切產品的生命,互聯網思維一定是講究產品質量的思維。現在網購中出現大量的產品質量問題,平臺、電商和生產廠家都要引以為戒,否則會毀了網購的聲譽,敗壞這個產業。

互聯網思維的底線

凡事都有底線。所謂底線,就是不能跨越、必須堅守的起碼界限。做人有做人的底線,做事有做事的底線,同樣互聯網思維也有必須堅守的底線。就拿互聯網文化產業來說,無論未來互聯網發展到什么程度,無論文化產業在互聯網上多么千姿百態,互聯網思維必須堅守的底線是:

“內容為王”的底線。豐富多彩的形式可以大大增強產品的吸引力,但如果只是講究形式,忽視內容,就會漸漸招致冷落或厭倦,只有內容的魅力是無窮的。我們下的功夫首先要在內容上,要力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社會責任的底線。文化的作用不僅是娛樂,文化承擔著感染、熏陶、教化、引領人的責任和優化社會風氣的責任,互聯網文化產業始終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在堅守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經濟效益。否則,既坑害了社會,也損害了自己。社會責任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必備因子。

誠實守信的底線。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信守合同……都是誠實守信的具體內涵,互聯網思維必須堅守。離開了誠實守信的底線,互聯網思維就是自毀家門。

必須永遠明白,無論互聯網未來多么發達,作用多么神奇,互聯網只是工具、只是載體、只是環境,互聯網所提供的一切產品和服務,都要遵循前互聯網時代人類世代積累起來的商業精神文明的積極成果。這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底線。

綜上所述,互聯網思維是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思維,是以互聯網技術為思維基礎,以重視、適應、利用互聯網為思維指向,以收集、積累、分析數據,用數據“說話”為思維特點,沒有什么神秘之處。尤其是,互聯網思維與其他思維并行不悖,它不可能取代經濟思維、政治思維、法治思維、道德思維、戰略思維等等;相反,互聯網思維要綜合運用這些思維,或者說,要整合這些思維于一身。離開了這些思維,互聯網思維就會迷失方向,走向歧途。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