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网址|人人艹人人插|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版 更多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內資訊
曹文軒獲獎實現華人作家零突破 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曹文軒在意大利博洛尼亞書展上。

  鏈接

  曹文軒重要作品

  《草房子》:寫一個小男孩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校園生活,蕩漾著淳樸的美感。

  《青銅葵花》:講述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的故事。文字純凈唯美,意境高雅清遠。

  《大王書》:一部少年成長系列小說,內容新奇獨特,極富探索之風。

  《羽毛》:以一個充滿童真稚趣的故事,闡釋宏大而深刻的人生命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4月4日,62歲的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獲得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實現華人作家零的突破。這幾天,關于他獲獎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在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微信平臺上,還顯示出一組有趣的數字:該社推出的幾十種曹文軒作品,一本本摞起來,有珠穆朗瑪峰那么高,平鋪起來也有53個足球場那么大。

  拋開這些熱鬧場面,靜下心來走到這個國際文學大獎的背后會發現,曹文軒獲獎,并非一個人在戰斗,而其啟示意義更值得珍視。

  《草房子》

  年銷售幾千冊“熬”至百萬冊

  關于曹文軒的作品,知名度最高的當屬《草房子》。

  “我得承認,曹大叔是高手。讀他的書,就是讀自己,我為書中人流淚,也為自己流淚。”在網上,隨處可見《草房子》的讀后感。從1998年問世至今,這部小說各種版本印刷突破300余次,發行超過千萬冊,創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跡。

  關于這部書的出爐頗有戲劇性。

  曹文軒初入文壇的短篇小說,大都經過劉健屏編輯——那個時候他是《少年文藝》雜志的編輯。后來,到了1997年,劉健屏擔任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他和曹文軒一起開會,同住一個房間,曹文軒談起他新創作了一部小說,臨了還加了一句,這書已經被別家出版社預定了。但劉健屏聽完故事,立刻被打動了,他意識到這部作品和曹文軒以往作品都不一樣,生活更深厚、人性刻畫也更有厚度。這部作品,正是《草房子》。

  “我一聽故事就震了,這哪是草房子,這是金房子啊,后來我其實是把這部作品搶來的。”63歲的劉健屏笑言,是友情和版稅留住了這部書稿,“那個年代實行稿費制,而我們首次對曹文軒實行版稅制。”

  這部“搶”來的作品面世后,最初其實并不風光,多年來,年銷售也就幾千冊。但出版社不僅不斷出,還不斷改版。平淡的狀況持續到了2006年,《草房子》片段選入中學課本,它也迎來了爆發期。這些年,《草房子》強大的生命力不斷展露,每年銷量少則幾十萬冊,多則上百萬冊。

  “出版社要學會等待、忍耐,要耐得住寂寞,堅持不懈推送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草房子》的首任編輯、鳳凰傳媒出版集團編審祁智頗為感慨地說。

  《蜻蜓眼》

  作者醞釀20年 出版社等7年

  “很多年前,我認識一個人,她給我講了家族的故事,那個精彩絕倫的故事發生在上海。”曹文軒說,這個故事在他心里珍藏了20年,如今已將其付諸文字,這就是將于今年6月面世的小說《蜻蜓眼》。

  1925年,上海絲綢工廠主的兒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偶遇法國女子奧莎妮,娶其為妻。“二戰”期間,杜梅溪偕妻回到上海。小說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時代背景,以小孫女阿梅的成長為主要線索,從這個孩子的視角勾勒出那個特殊年代中一家人的相扶相幫。

  這部小說曹文軒存在U盤里,于去年12月交給了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該社文學讀物事業部副主任、《蜻蜓眼》責任編輯張曉玲說,這一天,出版社足足等了7年。

  張曉玲記得,早在2009年她來到曹文軒家中約稿,“他提到會為我們寫出一個很動人的故事,但很長時間以來他并沒有動筆。”她說,曹文軒醞釀作品的時間往往很長,總是要把所有情節、結構、語言等考慮清楚了才落筆,“一旦寫起來卻很快,22萬字的《蜻蜓眼》真正寫完,只花了兩個半月。”不過,《蜻蜓眼》初稿完成后,曹文軒并不滿意,后來改了兩稿,每一次都是從頭到尾,將人名、情節仔仔細細地進行修改。

  張曉玲說,曹文軒許多作品的故事發生地都在他的老家蘇北農村,而這部新作的人物是從法國馬賽來的,后來又在大都市上海生活,“《蜻蜓眼》顛覆了我以往的認知,曹老師對城市書寫其實也很擅長,這部作品涉及到了大城市最精致、最優雅的地方。”當然,和以往作品一脈相承的地方還在于,其描寫仍舊非常唯美、真摯,仍舊寫苦難當中的人性。

  張曉玲最終拿到這部小說的定稿,已是今年3月了。在她眼中,曹文軒是一位非常愛惜自己羽毛的作家,讓他隨便拿出一部作品,是絕無可能的,他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寫“地地道道的中國故事,但它同時也是屬于全人類的故事”。她因此提醒道,兒童文學作家應像曹文軒一樣,沉下心來,步態優雅,別行色匆匆。

  “走出去”

  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

  中國作家獲得國際大獎,離不開“走出去”的助推。

  曹文軒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國外出版。就在昨天,在意大利博洛尼亞書展現場,塞爾維亞創造出版社把剛剛出版的塞爾維亞語版《草房子》贈送給了曹文軒。據天天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昀韜透露,2014年參加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曹文軒提到了《草房子》,引發塞爾維亞創造出版社總經理的濃厚興趣,結果歷時一年半,這本書終于翻譯出版了。

  截至2016年初,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組織實施的“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和“絲路書香工程”,共計資助曹文軒《草房子》《青銅葵花》《細米》《羽毛》《紅瓦》等近20部作品的多語種翻譯出版,累計資助總金額達到400.2萬元。

  曹文軒也是和國外插畫家合作最多的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中國內容和國際表達的完美組合,讓他吸引了更多的國外小讀者。

  張昀韜提及,和國外插畫家的合作,往往是出版社先提供草圖,插畫家看完草圖和故事結構后,再往下進行。比如,《小野父子去哪兒了》講的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了母親,父子二人去借麥子的故事。意大利插畫家伊娃·蒙塔納里女士在作品中呈現了一個情節:在回家路上,天上那輪月亮變成了媽媽的臉。“這個情節是原故事里沒有的,插畫家用自己的想像和感受補充了情節,曹老師覺得非常好。”

  在張昀韜看來,和國外插畫家合作,能了解國外圖畫書創作的秘密,“我們知道了一本地道的圖畫書,不是簡單地為故事配上插畫,還要有很多補白。”更重要的是,中國出版人以前對中國故事是否具有國際化的感染力尚存猶疑,而在和國際出版社的多次合作中她發現,對方其實很樂于讓讀者了解不同國家孩子的生活,“具有中國特色的故事最可貴。”(記者 路艷霞)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