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為“21天兒童詩朗讀活動”挑戰成功的小讀者頒獎。資料圖片
如果有人要問,世界上最容易讀懂又最耐讀的文學作品是什么?我一定會首先想到詩。是的,一首詩誕生的靈感往往來源于作者的某個一剎那,就像火山噴發,那是詩人情感的爆發。有的詩氣勢磅礴,有的詩柔情似水,不管哪一種,一首好詩都能在讀者的心里產生共鳴,感動人心,讓人久久難忘。
詩集《太陽小時候是個男孩》是我第一次寫的兒童詩,這本書出版3年以來,我常常在思考:它和作者的關系在哪里?有哪些讀者在讀呢?
為此,在成都舉辦的“樂樂牛讀書會”上,主辦方向喜歡這本書的家庭發起了“21天兒童詩朗讀活動”邀請,讓孩子們每天朗讀或者表演出來,通過語音或者視頻發送到活動微信群里,大家互相交流、學習。通過這個活動,不但增進了家庭親子感情,孩子們讀詩還結交了小伙伴,也培養了一個家庭總動員的良好學習氛圍。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21天兒童詩朗讀活動”進展順利,每天在微信群,有不同的臉龐、不同的聲音來演繹《太陽小時候是個男孩》里的一首詩,那些一開始害羞的孩子,也漸漸變得大膽開朗起來……我們欣喜地發現,通過21天的堅持,讓許多孩子萌生了閱讀興趣和習慣,主動向父母提出閱讀愿望。
于是每天晚上,我也會給孩子念一段睡前故事,我發現,不管是好聽的童話,還是難懂的古詩,在我一句句的解釋中,孩子都會聽得興趣十足、記憶深刻。我的孩子是這樣,那么其他的孩子呢?于是,我有了另一個想法。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從風霜雨露,到草木鳥獸,從家國情深,到塞外戰場,短小凝練的詩句,往往能感化孩子對天地草木、世界萬物的關懷。如果每個孩子每天堅持5分鐘,將碎片時間加以利用,聽古詩、讀古詩,不但能讓孩子學到知識,增強閱讀興趣,更能養成受益終身的良好生活習慣。為此,我和“樂樂牛讀書會”共同發起了“108天古詩詞公益閱讀活動”,目的正是為了完善前階段監督下初步養成的閱讀習慣,形成良性的自主閱讀,并讓孩子們的閱讀收獲得到更大地提升和突破。
低年段孩子是學習基本閱讀能力的關鍵期,但這個階段孩子完成任務的目的性、堅持性與自制力還很差,需要家庭施以積極引導和指導。因此,創設一個寬松、互動的閱讀氛圍,是保持孩子閱讀興趣和熱情、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保證。
本次閱讀活動精選了108首中國古代流傳久遠、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其中絕大多數為教育部推薦中小學生閱讀篇目,用兒童的語言,為他們通俗而淺顯地解析古詩詞創作背景、詩句的含義、詩人的情懷,以及古代的民俗民風,向他們傳授中華文化,傳遞閱讀的正能量。閱讀活動采用互動式,設置專人提醒、引導、解答、鼓勵并監督孩子和家長,堅持每天閱讀,直至形成良性的自主閱讀習慣。這樣的活動既能增進親子情感,又能督促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還能讓孩子了解傳統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為此,我們向全國的小朋友發起“108天古詩詞公益閱讀活動”邀請,每天我會為孩子朗讀古詩一首,讓孩子們一起讀古詩、品古詩、學古詩,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習興趣和能力。
此外,本活動得到了兒童文學作家彭學軍、薛濤、保冬妮、張懷存,吉林省閱讀大使竇晶等一大批名人名家的大力支持。“21天兒童詩朗讀活動”繼續進行,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其中,并成功晉級為“108天古詩詞公益閱讀活動”的挑戰者。孩子們參與度非常高,有的搖頭晃腦像一位真正的詩人在深情誦讀,有的把詩歌抄寫在本子上大聲地朗誦,有的在父母的伴讀聲里稚嫩地跟讀。一天、兩天、三天……每天,不同的家庭各自擠出了相對固定的時間,“108天古詩詞閱讀活動”已然成為碎片時間里的一道美麗風景。
其實,古詩詞不難懂,離我們也并不遙遠,或許,它就像一位許久不見的親人,突然出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