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君成 王坤寧 李婧璇
兩名讀者在2020上海書展主題出版館內認真翻閱習近平總書記著作。 本報記者 張君成 攝
為了與新時代同頻共振,展現時代精神風貌,上海書展近年來高度重視主題出版物的展示與宣傳,今年也是如此。如為了響應上海的“四史”學習熱,展出近百種“四史”學習教育理論專著與大眾讀本;契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展出多座城市建設實踐圖書;弘揚同心戰“疫”精神,近百種抗疫防疫題材出版物展出等。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今年的上海書展吸吮著新時代的氣息,主題出版更加突出,傳遞著無窮的正能量。
回應讀者“四史”學習熱情
在2020上海書展主題出版館內,入口的位置重點陳列著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著作及論述,包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習近平在福州》等近期的熱點圖書。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利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新華傳媒布展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要做好重點主題出版物的展示工作,讓讀者滿意。
8月13日,《習近平在福州》整齊地碼堆在展館內,在上海工作的福州人唐靜正在仔細翻看。“作為福州人,想看看總書記當年在福州工作的歲月,家鄉所發生的改變。人在上海,心系福州,剪不斷的鄉情、鄉思和鄉愁。每次回去,都能發現家鄉有新的變化,很開心。”唐靜說。
以“深入學習‘四史’、堅守初心使命”為主題的圖書展示,體現了出版單位的社會責任與擔當。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王為松介紹了該社在上海書展展示的“四史”類重點圖書,如300余幅照片系統串聯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的重要遺址、圖說中國共產黨創立過程的《中國共產黨創立之路》,重溫紅色起點、講好紅色故事的“紅色起點”系列,從黨的誕生地上海出發講述紅色革命故事的“紅色足跡”系列第一輯等。“對于‘四史’類圖書出版工作,我們提前準備,并進行了學科化、系統化、大眾化的編輯,讀者對此的反映也很熱烈。”王為松說。
為了回應讀者對“四史”學習的熱情,上海新華傳媒還策劃了《回望,為了更好地前行》——2020上海書展“四史教育”七天七講系列活動。活動精選《初心之地》《紅色弄堂》《新中國70年》等“四史教育”優秀圖書,并邀請作者來到書展現場進行講解。江利告訴記者:“通過回望歷史,能夠堅定我們的初心,讓我們認清現在的時代位置,更好地邁向未來。”
書香助力決戰脫貧攻堅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上海書展為了貫徹落實這一重要理念,在展館設計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我們在展館設計上突出了上海城市元素,各地地方館設計中也貫徹了這一理念。”在圖書展示上,《這里是上海:建筑可閱讀》等反映城市建設實踐,凸顯上海城市文化精氣神圖書成為焦點,也寄托了讀者對于城市發展愿景的期盼。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記錄呈現這一偉大壯舉的出版物不斷涌現,也為上海書展提供了展示抓手。江利告訴記者,展示脫貧攻堅類主題圖書是2020上海書展的工作重點。“在脫貧攻堅方面,上海一直進行援建工作。脫貧攻堅和上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此上海讀者也很關心。”
讀者的表現也印證了江利的觀點。根據記者觀察,體現上海脫貧攻堅成果的圖書成為讀者采購的一個重點。如立體化記錄上海扶貧一線生動事例和真實故事的《上海溫度——上海對口幫扶工作紀實》,宣傳上海扶貧經驗的《上海的責任(1979—2020)》,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展現上海援建工作和精神品格的《脫貧攻堅戰 上海在行動》等書都銷量不俗。
抗疫圖書讓讀者動容
本次上海書展上的“‘抗疫戰’上海出版在行動”展覽備受關注,從疫情暴發開始,到上海書展開幕時止,上海出版業推出的與抗疫主題有關的圖書都進行了集中展示。據江利介紹,由于很多圖書在出版過程中是電子版先行,上海新華為此也配備了專門的電子閱讀器,進行電子書展示和相關視頻資料播放。同時,展區的大屏幕也播出一些重點圖書背后的故事,視頻中作者、編輯輪番上陣,述說在那個特殊時期的心路歷程。
記者注意到,記錄上海醫療隊千里馳援武漢的無私無畏,也記錄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百折不撓的《去時暖江城 歸時江城暖——影像紀實│上海醫療隊在武漢》讓不少讀者動容。王為松動情地向記者回憶了它的一個出版細節:“出版這本書時編輯說標題太長了,但是我堅持一個字都不能刪去,這個名字體現出了那些一線醫務人員的努力與大家的美好期待。”
不少讀者在觀展的過程中感慨萬千。已經把每年逛書展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上海市民汪鑫宇表示,今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眾志成城,一心抗疫”。“看到這里所展示的抗疫事跡的相關出版物,記錄了大家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心潮澎湃。我打算買幾本,回去送給家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