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君成 文/攝
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右)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此次線上直播妙趣橫生。
一份份報紙、一冊冊圖書、一本本期刊、一枚枚鉛字、一張張票證、一頁頁海報,都是珍貴的革命文物,它們的背后有著一個個感人的紅色故事……6月6日,中國印刷博物館主辦的“印本傳思想 紅色耀中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出版印刷專題展”開幕,眾多珍貴文物展出,帶領觀眾回首那段崢嶸歲月。同期開啟光明網館長導覽直播活動,吸引了線上線下超過200萬人的觀看。
印本傳思想 鉛字映輝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印刷文化首席傳播專家、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表示,出版印刷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書、報、刊等出版物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陣地,是人民的政治文化精神食糧。“以此為契機,我們特別策劃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印刷專題展覽,主題就為‘印本傳思想 紅色耀中華’。”
整個展覽脈絡清晰,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階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階段、新時代四個歷史時期為時間軸,用史料和文物還原歷史,生動地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印刷業在戰火中誕生,在戰斗中成長,在建設中發展壯大,在改革中開拓前進,在新時代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百年歷程。
很多參觀者的第一感受就是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展覽中既有“墨水為什么這么甜”的故事,又有“誕生于婚房的黨報”的故事;既有親歷戰火的印刷機,又有百年不同版本的《黨章》;既有“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海報,又有支持“抗美援朝”的宣傳包裝;既有“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技術創新,又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多語種全本。在孫寶林看來,這些革命文物作為時代印記,見證和傳遞著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的革命情懷和革命精神,“整個展覽將激發出版印刷行業和社會各界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奮力推進文化強國建設,信心百倍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館長導覽直播 紅色故事鮮活
為了惠及更多的觀眾,本次展覽采取了線上直播看展的方式。孫寶林為線上線下200余萬觀眾進行了講解。講解中,孫寶林十分注重故事性,給觀眾帶來了馬蘭草造紙、馬背上的印刷機等紅色故事。他也將這場直播活動打造成為一堂立體生動的黨課范例,成為宣傳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黨員示范。
近年來,中國印刷博物館在思想宣傳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尤其在今年的這個重要時間節點上,其發揮自身優勢,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聯系群眾,普及黨史知識。如“讓紅色文化活起來!”——紅色文創3D打印項目,其創意設計了數款自助打印3D小玩具:爬雪山過草地“小草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標志、小紅船等。再如為了讓參觀者重溫入黨誓詞,回望初心使命,觀眾可以現場自己印刷入黨誓詞,紙張選用定制的大紅色灑金生宣,通過手工體驗,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大興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翟德罡對此給予很高的評價。翟德罡表示,近年來,中國印刷博物館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社會影響和文化傳播力顯著提升,感謝印刷博物館對大興區宣傳思想工作的支持與幫助,“希望未來繼續與印刷博物館攜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文化會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