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上9點,公司一行40余人從濟南遙墻機場乘坐國航CA4528航班抵達成都,下榻酒店。開始了我們期盼已久的天府之國——成都之旅。
第一站 問道青城山
人們以“青城天下幽”來贊美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
29日上午,我們坐游覽觀光車來到青城山下,沿著石階小道開始向上游走一路上走走停停,在祖師殿、在朝陽洞、在金鞭巖、在石筍峰,看到了太多美景。當然,我們最終目的地是上清宮,就在蔣介石書寫的“上清宮”的匾額下,我們拍了一張合影,以紀念我們在青城山留下了足跡。離開上清宮,我們乘索道而下,經過月城湖,便沿著小道下了山。青城山一游到此結束。
第二站 拜水都江堰
下午,我們又來到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在造福人類的罕見范例,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是由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因地制宜,在岷江江心以竹籠裝卵石制成分水工程。
導游重點講解了“離堆”和“魚嘴”的由來。“離堆”之名來自于當年李冰率眾鑿開玉壘山而形成的孤立山堆。“魚嘴”有三大功能,第一是防洪,第二是分流,第三是排泥沙。“魚嘴”呈三角形,就像魚的嘴巴一樣,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為二,二分為八字形;站在“魚嘴”的前方,遠遠望去,洶涌的江水一瀉而下,經過“魚嘴”的分流后,水流變得平穩而緩慢了。魚嘴處橫跨大江的是安瀾橋,安瀾索橋又稱夫妻橋。安瀾橋橫跨岷水內外二江之上,是與都江堰、二王廟渾然一體的著名旅游景觀和連結岷江南北兩岸的交通樞紐。
之后原路返回,出都江堰,過南橋,我們便乘大壩離開了。
晚飯過后,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們幾個人相約去了春熙路商業街。在異鄉,撐著雨傘漫步在煙雨迷茫的春熙路上,街邊五彩斑斕的霓虹燈尤如爭奇斗艷的花朵綻放在這富裕、豐足的深秋里,嘴里哼著趙雷的《成都》,感覺著成都的悠閑、淡定、豐足……
第三站 慕詩圣,杜甫草堂訪杜甫
30日上午,乘坐大巴來到市區的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坐落在浣花溪畔。從正門進入,依次過詩史堂、工部祠、清果親王題寫的“少陵草堂”碑,曲徑回轉,終于到了杜甫的詩里面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那間茅屋,總以為杜甫草堂就是一不大的茅草屋,真正來這里看了卻發現并非如此,現在的杜甫草堂雅致安逸。
之后,相繼游覽了唐代遺址、花徑、草堂影壁、杜甫千詩碑、萬花樓等景點。11點左右,集合,乘大巴離開。
第四站 拜先賢,武侯祠中見孔明
下午,我們來到武侯祠。“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據說成都武侯區,因紀念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武侯祠坐落于此而得名,成為三國蜀漢文化的腹地。
根據導游的介紹,武侯祠原本是諸葛亮侍奉劉備的廟。劉備在去世兩年前稱帝,死后謚號昭烈皇帝。現祠堂門口還留有“漢昭烈廟”標記,但人們卻習慣于把它稱作武侯祠。
依次過大門、二門,到達漢昭烈廟、過廳進入諸葛亮殿。諸葛亮殿,又叫“靜遠堂”,源自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書信《誡子書》中的一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武侯祠往后就是三義廟。過了三義廟,大家便分散開來。
最后一站 美味小吃逛錦里
成都小吃聞名天下,我們充分利用臨走前的兩個小時好好地品嘗了一下。錦里,就如咱大濟南的芙蓉街,路的兩側都是各種與吃有關的門店,夫妻肺片、五香豆干、臘兔肉、龍抄手、豆腐花、川北涼粉……
離開錦里,我們乘大巴去了機場,坐上飛機,我們正式告別了成都。飛機呼嘯著沖進云層,望著漸漸模糊的四川盆地,戀戀不舍的情緒彌散在我們的每個人心頭,再見了,美麗的成都!美好的時光總是如此讓人留戀、如此短暫。
秋季旅游和國慶七天假之后,就迎來緊張而忙碌的2019年春季工作,我們將以更加積極昂揚的心態,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
衷心祝愿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祝愿每位同事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