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重點任務及分工方案》,2022年起,基礎教育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逐步提高中考體育科目考試分值占比;力爭到2025年每名中小學生掌握游泳技能;探索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等。
到2022年,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將體育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鼓勵開設研究生體育公共課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修滿體育學分方可畢業。
設立體育課程和項目“超市”,建立“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使學生至少熟練掌握1項運動技能。普及游泳教學,力爭到2025年讓每一名中小學生掌握游泳技能。
學生每天校內中等強度及以上體育鍛煉不少于1小時,建立體育家庭作業制度,到2022年保證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在師資配備方面,通過公開招聘、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兼職、購買社會服務、與專業機構合作等多種方式,解決體育教師短缺問題。推進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設高校、中小學校協同育人省級基地50個。
保障體育教師待遇,將體育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體質健康測試、課后訓練、課外活動、課后服務、指導參賽和走教任務等計入工作量;把學生體質健康檢測結果、參加市級以上教育或體育部門組織的體育賽事成績、基本功比賽成績視同體育教師教學成果,在參加教學科研工作評定、職務職稱晉升評審、績效工資內部分配等方面,享受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
改革考試制度,推行“運動參與+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技能測試”方式確定體育科目成績。自2022年起,逐步提高中考體育科目考試分值占比。探索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
此外,學校要組建運動隊,鼓勵學校與體校、社會俱樂部合作,共同開展體育教學、訓練,共建各類高水平運動隊。構建省、市、縣、校四級體育競賽制度和選拔性競賽制度,每三年舉辦一屆全省大學生運動會和中學生運動會,每年舉辦省級專項體育聯賽。各市每三年舉辦一屆學生運動會,每年舉辦三項以上單項體育比賽。
建設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定期評估考核。“十四五”期間,省教育廳、省體育局聯合建設500所省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據悉,濟南市初中畢業年級學考(含原濟南市和原萊蕪地區)自2023年起科目成績總分統一為660分,體育與健康由原先的50分調整為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