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909萬,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就業形勢復雜嚴峻。經過各方努力,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穩定。12月28日,教育部舉行“辦實事 見實效”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圍繞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
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根本要靠市場。教育系統把促進供需對接作為重要抓手,千方百計開拓市場性就業崗位。據了解,教育部會同社會招聘機構,持續舉辦“24365校園招聘服務”,截至9月1日,為2021屆畢業生總計提供崗位信息2300余萬條,畢業生投遞簡歷6300余萬份。
今年,教育部成立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設立了19個分行業就指委,構建用人單位與高校溝通協作新機制。19個分行業就指委已舉辦專場招聘活動50余場,提供崗位信息近67萬條。會同20多個部委,面向重點領域、重點群體,舉辦區域性、行業性、聯盟性專場招聘會54場,提供崗位信息近500萬個。
此外,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實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國家基層就業項目,部分地方因地制宜實施了地方基層項目。通過項目引領、政策帶動,持續推動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教育部會商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2020年擴招基礎上,2021年繼續適度擴大了升學規模。
做好低收入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據統計,2021屆畢業生中,來自低收入家庭的畢業生達50萬人以上。截至9月1日,低收入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保持總體穩定,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教育部指出,各地各高校根據畢業生的不同情況,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要求,普遍建立了重點幫扶臺賬,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
教育部指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為此,各地各高校正在全面推進落實工作部署。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已采取召開省級就業工作會議、印發就業政策文件、召開大型專場招聘活動等方式,全面推動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在財政部大力支持下,教育部啟動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項目”,通過線上線下就業能力培訓,幫助參訓學生增強求職信心、提升就業競爭力。目前,“宏志助航計劃”已開展線下培訓4萬余人。
教育部啟動實施“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圍繞定向人才培養培訓、就業實踐實習基地建設、人力資源提升等方面,推動校企合作,深化就業與培養有機聯動、人才供需有效對接。經過前期征集審核,教育部匯總發布了281家用人單位的2804個項目指南,目前正在開展校企網絡對接洽談。同時,我們還舉辦了“全國中小企業人才供需對接”活動,已有1000余所高校、2800多家中小企業參與對接。